发布时间:2019-04-15 来源: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2018年12月7日,誓节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来到红旗渠干部学院,参加“提升党性修养,弘扬奋斗精神”专题研讨班。在学习中,看到艰险而浩大的红旗渠工程,体验到党员领导干部敢想敢干敢担当的魄力,感受到干群同甘共苦持久奋战的毅力。我们为之震撼,为之噙泪!
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人民忠于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放光芒。在红旗渠建设工地现场、休息的席棚到处都是毛主席的画像。在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刻,面对毛主席画像热情奔放,迸发出无穷的革命力量。争先恐后为水而战、争先进位为幸福而抢。终得漳水幸福泉,熬战十年劈太行。林县人民多壮志,竟将山河换新装!
我们的国家也是这样,在改革开放40年中,中国共产党带着全国人民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艰苦创业,使中国从一个百废待兴的落后面貌走上了世界的前列。充分展示了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中华民族之魂!
二、党的领导作保障,敢想敢干有担当。
1954年,正值26岁的杨贵担任林县委书记,看到天生缺水的林县,祖祖辈辈的人民倍受缺水煎熬,苦不堪言。5年的奋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缺水的困难。杨贵书记经过认真考察,萌生了异域引流的梦想。1959年10月,他带领县委一班人凝心聚力发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出“引漳入林”的奇想。
当年,县领导班子集体成员没有去当县老爷,而是与人民心连心肩并肩,同甘共苦奋战在一线;出现伤亡事故与民道歉面对面,群众心胸宽广支持放手干;遇到各方压力和指责,进也难退也难,向前冲筋疲力尽,向后倒车毁人完,半头而废到那年?人民在期盼,身肩责任不敢气馁丢夙愿。杨贵书记与领导集体群众路线作风范,得到林县人民的信赖和称赞。
没有坚强的共产党领导,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有敢想敢干敢担当的党员干部带领下,人民群众有了主心骨,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发挥聪明才智,展示协作力量
1960年,在国家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林县委不向上伸手,没有等靠要,而在物资匮乏情况下集中民智自制水泥、石灰和炸药;忍受着饥寒和酷暑,太行山腰建渠道;党员先锋带头临崖除险情,战地英雄一锤一钎放石炮;男女老少鼎立齐上阵,能工巧匠筑渠造复桥;幸福之水天上来,锲而不舍受煎熬;林县人民不畏艰难险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入心脑。与天斗激情燃烧,与地斗百折不饶,与时间斗放弃良宵。建成红旗渠,成就了“天无绝人之道”!
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将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号召下努力工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四、传承精神智慧,改革开放闯市场
红旗渠的建成改变了林县生态环境,农林牧副渔得到全面发展,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布局。红旗渠的建成锻造了林县人民的斗志,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出大山走四方,大批劳工离乡闯市场,办企业建钢厂,城市建筑里面当内行。50年过去,先富带后富不忘富家乡,孜孜不息传递正能量;早谋划招商引资扶客商,留得青山绿水旅游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谱写气壮山河好篇章!
学习林县的发展历程,我们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发展理念,从追求产量效益型向质量安全型转变,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消耗资源型发展转向“五位一体”健康发展道路。(第六期红旗渠培训班 誓节集体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