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及战乱后人口锐减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6-11-30 来源: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我县历史上是一个移民大县,爆发在清朝咸丰和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战乱以及随之而来的瘟疫给当时的广德百姓造成了毁灭性的摧残,人口死亡殆尽。广德人钱文选《诵芬堂文稿》初编《编年事略》叙述:战争使得广德一些“故家大族流亡迁徙,靡有孑遗”,如北乡钱氏,道光年间全族300余人,战后仅存3人,几于全族灭绝。清光绪胡有诚编纂的《广德州志》记载:1859年广德人口312614人,及至1865年统计只有区区5078人。现在的广德90%以上居住者都是外来移民的后裔。对造成当时广德人口锐减的原因,一些文献典籍多有记载,但仔细分析似乎并不全面,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做一些探析。笔者认为,造成我县太平天国战乱后人口锐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军及太平军的滥杀无辜
我县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太平天国战争期间适当战争之冲,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焦点地区。自清咸丰十年(1860)二月至同治三年(1864)七月,太平军同清军及地方团练在我县境内展开拉锯战长达四年多。同治元年(1862)清廷的一份上谕规定:随贼打仗抗拒官兵者,如果不能及早反正,一旦克复城池后将全部剿杀。在广德等地镇压太平军的湘军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这道上谕,攻陷城池或乡村后,逢人便杀。再者,战争后期,太平天国朝纲败坏,太平军到处抢掠财产、掳掠人口,滥杀无辜。光绪《广德州志》记载:当时广德人修筑的避难场所篁竹堡(今桃州镇蔡家岭南),“其地倚山,四面回抱,廓其中而溢于路,故易守。贼屡攻不克,益壮其声势。”于是“存者至于无可托足,皆迁避于南乡篁竹堡”。同治二年(1863)七月,投降清军的太平军保王童(洪)容海部攻陷篁竹堡,大肆屠戮,民团遇害者达万余人。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南京)失陷,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退据广德,然后经宁国突围到湖州,打算会合江西的太平军后北上中原。清军一路紧紧追随,烧杀围堵,所到之处,十室九空。
二、低矮的丘陵不能有效躲避太平军的搜捕
广德为江南典型的丘陵地区,低矮的山区见多,水乡较少。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水乡地区的人们大多乘小船等水上工具,携带食物或是返回家中取食取衣较为便利;而且水乡地区港汊纷歧,芦苇密布,隐蔽性较好,在水中也容易获得食物,所以大多数人躲避了太平军的追捕得以存活下来。但是在山区避难,正如清人秦湘业在《平浙纪略》中描述的那样,“无舟楫之利,溪港之便,保抱携持厥妇子及其姻邻,昼伏峭崖,夜潜深箐,远窜百里,近走数十”,携带极为不便,只有身强力壮之人才能“携米斗余”,而且一路逃命,有时来不及烧饭填肚子。丘陵地区太平军搜山较为方便,因而这些逃乱之人即使躲过了太平军搜山的危险,也往往会被活活饿死。
三、鼠疫及霍乱等病的盛行
太平天国战争连年兵燹带来的瘟疫,在同治元年(1862)总爆发,流行范围遍及苏南、皖南、浙西,尤其以当时的孝丰县以及广德、宁国等县最为严重。清光绪《广德州志》记载:“同治元年(1862)大疫,先是州民在贼(指太平军)中困苦流离,五月至八月,积尸满野,死者过半,至是又病疫,伤亡殆尽”,“几数十里无人烟”。可见,瘟疫造成的人口损失远远超过战争本身。广德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1996年出版的《广德县志》指出:广德在太平天国期间发生瘟疫的原因是“鼠疫”,而从当时广德县仅存的人口看来,他们都住在诸如甘溪沟等山区,而山区不可能没有老鼠,所以这场大瘟疫很可能是局部地区发生鼠疫。由于水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同时有的移民后裔常说到:在原居民家里的地上有着一滩一滩痢疾样的脏东西,还有许多钉螺。而霍乱又是沿着水源传播的,所以这种瘟疫又可能伴有霍乱及血吸虫病的发生。发生瘟疫期间,广德原清溪乡轮窑厂附近部分居民一直饮用井水,所以存活了下来,这也为此提供了佐证。
四、极寒的天气原因
据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二章介绍,我国气候从14世纪开始转寒,至17世纪达到极点;19世纪后半叶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冷期,这期间广德“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十一月降雪深丈余,道路不通月余,人多冻死,山兽入人家厨灶”,咸丰九年(1859)六月的“青浦大雪,黄岩奇寒如冬,有衣裘者”,广德“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大雪至除夕止,积雪数尺”。这一寒冷期正当太平天国战争时期,战争与寒潮共同扫荡了广德县,使之成为当时中国人口减少最多的地区之一。当时由于战乱的影响,逃到山里的乱民由于不能及时回去添加衣物及食物,饥寒交迫而死者较多。
另外,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妇女因避免受辱而自尽者,以及被太平军掳掠在外战死或被折磨致死者,其确切数据已无从考证了。这些也是当时我县人口锐减的原因。(秦首武)
上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