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平天国战乱后我县大规模移民原因探究
发布时间:2016-11-30 来源: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我县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川谷盘纡,襟带吴越”,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太平天国战乱期间,我县成为战争中的重灾区。由于战乱及随之而来的瘟疫,当时的广德人口死亡殆尽,死亡总数近30万。太平天国战乱后,在我县及周边地区掀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截止宣统三年(1911),我县移民及其后裔约达到25万人,占当时广德县总人数的82.5%。现在,近52万的广德人口中约90%以上都是外来移民的后裔。这场人口迁移运动规模大、时间长,从清朝同治初年开始历经光绪、宣统两朝,一直持续到民国年间。那么,导致这场大规模移民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清政府的强力推动
太平天国战乱后的广德人口剧减,田地荒芜,这是清政府所不愿看到的。此后,清政府为了恢复生产,有组织地从湖北、河南等地招募大量移民前来垦荒,并在皖南、浙西、苏南等各州县先后设立“劝农局”、“开垦局”等机构,负责招垦事宜,在大力招引本地民人返乡的同时,积极鼓励外省、外府县农民前来就垦,而且给予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如“插标划田,立界为山”、“据室为家”等等。清光绪胡有诚等编纂的《广德州志》卷十六《田赋志》中记载:由于清政府的招垦,“楚、豫各邻省之民,络绎来归,坌集境内,垦荒纳税,并入籍与考,不久客民即为土民”。
二、经济利益的诱导
当时外地的人们背井离乡移民我县,其根本原因虽然很多,但经济利益的诱导却是其重要的原因。这在皖南花鼓戏《唐老三下江南》中得到了较有力的体现。这折戏描述的是湖北襄阳府南漳县百姓唐老三夫妻下江南的故事,可以说是当时千千万万下江南移民的缩影。戏中描绘到:江南地区土地、田园十分肥沃,树木茂盛,竹林成片,稻谷棉花丰产,瓜果硕大,大瓦房无人居住。这种夹杂着现实和想像的富庶强烈地吸引着这些移民,于是充满着美好愿望的人们纷纷背的背挑的挑都下江南。家境较好的移民有的乘船沿江东下前来广德,但大多数移民是沿着陆路逃荒要饭走到广德的。
三、自然灾害的驱使
近代社会,水、旱、蝗灾等自然灾害是人们所无法抗拒的,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灾民为了生存只好乞讨他乡。同治光绪年间,这些移民来源地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今年9月,我校“广德历史移民文化研究”课题组曾到湖北调研,从相关县志了解到:湖北宜城同治四年(1865)“县南独树林羊角风大起,屋瓦皆飞,木拔禾尽偃,有龙蜒状大雨,平地水数尺”; 湖北钟祥“同治六年八月,大水”,刘家湾等多处溃口;接下来几年又是大旱,飞蝗蔽日,盗匪出没,老百姓民不聊生。早在清初中期,富庶的江南地区已成为灾民乞讨的首选目的地,这时灾民往往沿着先人的逃荒之路,纷纷下江南。我县至今还流传着反映灾民下江南的民歌:“去年干,今年淹,爹爹饿死大路边;姐挖野菜娘讨饭,哭哭啼啼下江南”。正是这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迫使成千上万的灾民涌入富庶的江南地区广德等县境内。
四、苛捐杂税的盘剥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清政府为支付巨额经费,将河南、湖北以及苏北等省、区定为军费的重要供给地。战后为处理善后事宜,也需要大量费用,清政府更加强了对这些地区农民的盘剥,征收名目繁多的捐税,加之地方贪官污吏借机勒索;不仅赋税十分沉重,而且遇到灾年歉收,地主也不给予减免。许多百姓不堪重负,不得不背井离乡,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逃到广德定居。
五、人口增长的压力
太平天国战争波及范围虽广,但受战祸影响最深的只是苏南、浙西、皖南及江西的部分地区。在遭受战争影响较小的地区,例如河南省光山县、湖北省钟祥市及京山县等地,人口几乎没有损失,而且当地流行早婚习俗又使其人口激增,许多农民因地少人多,面临生存危机,只得迁往富裕的江南地区垦荒保命,所以这些地区往往成为战后重要的移民迁出地。我县历史上自然条件就很好,所以成了他们逃难的一大目的地。
六、“弱关系”网的带动
太平天国战乱后我县移民之所以数量如此庞大,除无序、零散的迁移外,更多的还是源于民间“弱关系”网的带动。他们以老乡带老乡,以先带后,进行群体性移民。这些移民或以家庭为单位,或以宗亲为单位,或以村民为单位纷至沓来;即使今天,我县移民后裔同源居住的村落依然很多。此外,同治、光绪两朝在广德任职的河南、湖北籍官员较多,出于乡土观念,他们积极动员各自的乡亲南迁,招引同乡前来定住。于是他们的乡亲沾亲带故,互相照应着一道下江南。例如河南固始人李孟荃于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至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出任广德知州近两年时间里,河南固始移民大量涌入我县,后来成为了我县居民。
在这场大规模移民中,我县移民来源较为广泛,主要来自河南、湖北、浙江、江苏、湖南、安徽的安庆及长江以北地区,还有少量江西、山东移民。我县移民类型也复杂多样,既有垦荒农民,又有手工业者和少数军人、商人和艺人,其中垦荒农民数量最多,是迁移人口的主体。我县大规模的移民对促进本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进广德县与外地历史文化的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已经作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载入史册。(秦首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