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智能层次结构与劳动力转移
发布时间:2016-11-30 来源: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摘要]劳动力转移成功的概率决定于非农产业的结构状况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结构状况。假设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智能层次(或者叫素质结构)是呈正态分布的,则两条曲线的正态分布越是吻合,劳动力转移成功的概率越大。因此,优化我国的劳动力结构,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其与我国产业结构相匹配。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产业结构层次 劳动力智能层次结构
2013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户籍制度改革被列为2013年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总体来看,国家为了加快城镇化建设,针对目前我国非农化率和城市化率差异化现象而着力加快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但要注意的问题是:有些地方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片面追求城镇化规模与速度。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内定于产业升级与产业变迁,其规模与速度又决定于劳动力结构层次与产业结构层次吻合程度。
产业升级与劳动力的结构状况是什么关系呢?我们把产业变迁与劳动力智能层次(劳动力智能层次是指劳动力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的总和的比例的高低)演进结合起来,研究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
一、产业结构层次与劳动力智能层次供求关系模式
按照拖达罗模式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成功的概率决定于城乡收入差异和在城市找到工作的几率的大小。我认为,城市存在失业并不是阻碍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因素。因为城市还存在自愿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劳动力转移成功的概率决定于非农产业的结构状况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结构(智能层次结构)状况。假设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农村劳动力的智能层次(或者叫素质结构)是呈正态分布的(这里是为了说明问题,各产业所需要的不同层次劳动力和社会所能供给的劳动力不同层次的数量,层次越高数量越少,基本呈正态分布的)。则两条曲线的正态分布越是吻合,劳动力转移成功的概率越大。如图1所示,我们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传统服务业作为第一产业层次,把资本密集型产业作为第二产业层次,把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层次,那么产业层次越高(特别是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规模及所需求的劳动力数量越少;同样,劳动力的智能层次越低劳动力的数量分布密度越大。
图中实线f(x)表示非农产业按照产业层次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分布曲线,粗实线g(x)表示劳动力按智能层次分布曲线,两者越是贴合,就业状况越好;反之,虚线表示劳动力智能结构不足的另一种分布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供给曲线在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处在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下方,而在第三层次处在需求曲线的上方,高层次劳动力供不应求,低层次劳动力供大于求。表现为就业不足且制约产业发展。
在图1中,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和层次大于和高于社会所能供给的同等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假设劳动力供给曲线g(x)和劳力需求曲线f(x)都连续可导,则它们的差额E为:
同样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层次和第三产业层次的需求状况。在第一层次Ε>0,需求大于供给;在第二和第三层次E<0,供给大于需求。
所以,劳动力的智能结构层次要和产业发展所需求的劳动力结构层次相吻合,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加快劳动力的转移。
二、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
从以上模式可以看到影响劳动力转移的规模与速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动力的智能层次。
在工业化初期,轻纺工业、房地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智能层次要求低,劳动力价格低廉、供给充分。这些产业又能获得比第一产业更高的产值和利润,因此,工业化能够迅速扩张,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这时,工业对劳动力的吸收数量要大于服务业的吸收数量。通过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的扩张,一方面,城市人口迅速增加,非农化率达到20%以下;另一方面,产业工人的智能层次提高,社会对教育加大投资,整个社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高。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工业化推动城市化,非农化率、城市化率迅速提高。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导地位逐渐被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所替代。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动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社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产业升级对高智能层次劳动力需求增加,社会的教育水平提高,受教育面扩大,高智能层次劳动力数量扩大。高智能层次人才加强了企业的创新力,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商品,工业产业向重化工(精细化工)、重加工(精加工)工业变迁升级。恰恰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服务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大,表现在服务业或者第三产业就业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这主要是因为,高智能产业(或者知识密集型产业)虽然所需劳动力的数量少,但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创造更多的需求,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快速扩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带动传统服务业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变迁的过程,劳动力的智能层次结构内定了产业的升级变迁。工业的扩张与发展促使劳动力智能层次的提高,劳动力智能层次的提高加快第二产业的升级变迁,第二产业的升级变迁促使第三产业的发展升级,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决定一个国家的非农化率和城市化率。劳动力的智能层次结构的分布要适合产业结构对劳动力智能层次结构需求状况,两者越是吻合,产业升级越快、吸纳劳动力越快。
2、提升劳动力素质,优化劳动力智能层次结构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在劳动者的教育、培训和健康等方面而形成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但是,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既本文所讲的智能层次则要低下的多,这突出地表现在一是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较低上,二是培训不足是我国劳动力素质较低的另一种表现。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工,缺乏培训的问题尤为突出。在广东等局部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实际上是“技工荒”、“知工荒”。这些相对较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问题,背后反映的是:本地区经济结构变迁对劳动力智能层次结构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加快普及高中义务教育;(二)、加大力度推进职业教育;(三)、加大投入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推进城镇化建设。(陈家宽)
参考文献
【1】 景普秋,《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崔金瑞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深层次矛盾及政取向》 《中州大学学报》2005第三期
【3】 谭崇台 , 《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5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