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培育和打造省级特色小镇研究——基于广德县四合乡“原味小镇”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17 来源: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摘要】: 广德县目前入围宣城市首批17个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的小镇只有四合乡。本文主要是从如何把广德县四合乡培育和打造成省级特色小镇的角度进行研究的。首先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广德县四合乡特色小镇的建设情况,然后具体分析了广德县四合乡建设“原味小镇”所面临的困难,最后提出五项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特色小镇、广德县四合乡、研究
2016年6月,宣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特色小镇建设,出台了《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培育创建的实施意见》及《宣城市特色小镇创建认定办法》,指出“特色小镇是在现有的人口集聚地或村镇基础上,突出产业发展,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融合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空间平台”,并提出特色小镇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2016年9月,广德县四合乡认真研究国家、省特别是宣城市关于特色小镇创建的定位和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宣城市全域旅游规划总体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启动了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工作,并成功入围宣城市首批17个特色小镇创建培育名单。
广德县四合乡位于广德县南部,地处浙皖两个文化大省的交界处,距县城35公里,全乡总面积10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万人。四合乡山青水秀、生态优美,境内黄山余脉和天目山余脉峰岚叠嶂,自然禀赋极佳,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德县唯一“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还是“中国森林氧吧”、“国家级生态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丝绸之乡”和“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因而非常适宜于发展文化旅游业。近年来,广德县四合乡围绕“生态立乡、旅游兴乡、文化活乡、和谐建乡”战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促进文化与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广德县四合乡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一)完善领导机制
2016年11月,广德县委、县政府正式启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2017年2月县委常委会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并下发《关于整合项目资金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变、融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做好项目资金整合工作;要求县财政确定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整合涉农资源,最大限度支持特色小镇建设,助推四合乡高点定位、提档升级,逐步实现争创市级、省级、国家级特色小镇的目标。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在旅游专项资金、鼓励引进重大旅游项目、优先保障旅游项目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2017年3月,广德县委及县直各相关单位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四合乡专门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第一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二级机构和乡直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特色小镇创建领导小组。坚持“县乡联动、县里指导、乡镇为主、各方配合、通力协作”的原则,县规划局指导规划编制等工作,国土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用地指标倾斜等方面给予最大支持,公管局为策划包装PPP项目给予指导,县直各单位协调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工作。
(二)完善规划编制方案
广德县四合乡选定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规划设计单位,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和论证,结合县、乡、村和有关部门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原味小镇”的名称,于2016年12月向广德县政府进行了两轮汇报,完成了《广德县四合特色小镇概念规划》编制工作,并于2017年3月通过了专家组评审。
“原味小镇”规划区面积3.82平方公里,分为特色小镇核心区、小镇旅游形象服务区、原味乡村生活体验区、产业发展聚集区、绿色慢村休闲区五个功能区。其中以0.96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核心区为着重点,功能划分为“一芯四叶”,即小镇综合服务中心、老镇风情片区、滨水生活片区、工艺创意体验区和田园怡养片区。在小镇创建项目方面:已编制完成游客集散中心项目设计方案,特色产业集聚区完成现有企业基本情况摸排工作;集贸市场项目、皖南文化艺术交流正进行地块布局规划设计;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显示系统和WiFi全覆盖正在编制方案。在旅游类项目方面,融心湾度假山庄、龙潭云居和百善生态项目正实施建设;五蕴山庄和喜鹊原宿项目已参加县旅游项目领导组组织的项目预审会;振邦现代农业和太平生态种植项目组织编制规划设计方案,完善项目前期相关手续。
(三)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在项目配套上,2016年在特色小镇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特色风貌塑造项目等方面已完成投资1200余万元,县财政每年给予乡财政资金不低于500万元,不超过1000万元的补助,现已到账500万元。四合乡列出2017年工作任务分解表,乡党委会每半月进行调度和落实,排出全年项目23项,其中政府类资金0.73亿、招商引资类资金2.52亿。在前几年建设的基础上,近两年以来四合乡加快了建设步伐,集自然山水观光、佛教和民俗文化、峡谷漂流、生态农业体验、竹海水城度假五大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灵山风景区现已正式对外开放,并成功创建国家3A级自然景区。王西村木屋村、天堂山度假村、扬州大学学生写生基地、安徽摄影家拍摄基地已经投入使用。已完成特色小镇创客厅、乡贤文化馆、入口景观序列、方格石壁花草护坡、生态停车场等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
(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
1、着力打造名人故里。广德县四合乡是中国著名书法家曹寿槐诞生地,也是安徽省皖南花鼓戏著名艺术家耿新月和董振梅的故乡。该乡十分注重突出名人故里品牌优势,已在宏霞村建成全县首个乡贤文化馆,刘格非、邹恩雨等一批乡贤达人的事迹已整理上墙,并正式对外开发,供各地旅游者参观学习。
2、全力开发民俗民间艺术。广德县四合乡民间艺术地花鼓和火狮灯获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其中“火狮子”成功入选省非遗,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两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安徽卫视也及时跟进报道。耿村的大板龙、太平村的旱船等项目也得到深度开发和挖掘,已列入广德县非遗名单,正在申报市级非遗。
3、倾力叫响“四季四合”名片。近年来,该乡充分利用皖南书画研究院这个平台,积极推进春观兰花、夏游灵山、秋登马鞍山、冬季赏梅这一项目建设,成功举办各种文化旅游节活动,邀请了有关市县领导、省内外一批知名书画大家以及各种社会团体,以“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为宗旨,以节会友,积极开展项目推介、资源展示、观光交流等系列活动,积极扩大该乡对外知名度。
(五)努力培育特色文化产业
积极引导位于该乡境内的安徽省宏祥丝绸公司以建设“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旅游发展契机,努力创建融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丝绸产业与旅游开发并行的工业园,开展丝绸工业游,建设丝绸博物馆。目前,该企业已经成为广德县干部培训的现场教学基地,接待学员上千人次。
二、广德县四合乡“原味小镇”所面临的困难
目前,广德县四合乡特色小镇建设还处于创建和培育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项目审批手续有待完善
特色小镇概念规划还未经县规委会批准实施,导致各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无法启动编制。同时四合乡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还未编制完成,导致五蕴山庄、白善生态等社会类招商旅游项目和游客集散中心、农贸市场等政府类建设项目以及规划评审、土地预审报批、环境影响评价等手续无法完善,项目无法立项;同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已调整但未批准,而游客服务中心、集贸市场、皖南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所需的约100亩建设用地指标尚未得到审批。这些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
产业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建设特色小镇就是通过一个产品带动一个产业,通过一个企业带动一个小镇,进而实现产城一体化。我们课题组考察的若干个特色小镇,其主导产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旌德县白地镇的宣砚加工制造业,泾县宣纸小镇的宣纸制造业及宣纸文化产业,马鞍山当涂县黄池镇的茶干等食品制作,毗邻四合乡的浙江安吉县孝丰镇的竹产业,等等。这些特色小镇都贵在有特色产业,尊重了产业发展规律,从而有效实施精准产业定位。四合乡龙头产业不突出,丝绸、竹艺加工等产业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难以独立支撑小镇发展。产业驱动力不足,且小镇缺乏龙头经济及可持续财政收入,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后继乏力。现有本土农业、竹艺等产业资金不足、规模有限,缺乏政府的统一管理和引导。
(三)财政投入压力大
与毗邻的浙江特色小镇相比,四合乡基础设施薄弱,综合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要打造宣城市“全域旅游”项目,其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该乡境内的千年古寺灵山寺的扩建、响水滩大瀑布和太山地质奇观等项目的开发,“耿、焦、刘、裘”四大古村落建筑的修缮保护,曹寿槐艺术馆的建造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广德县财政每年专项经费十分有限,四合乡每年的招商引资同实际投入需要相比较,尚有较大缺口。景点建设投入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有些好的旅游项目因资金问题而搁浅,旅游业面临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不力、利用率低等困境。在招商方面,目前特色小镇招商主要在乡级层面,招商平台小,力度不够,吸引力不大,真正愿意投资者不多。建设资金的缺乏依然是该乡创建特色小镇的瓶颈。
(四)专业人才匮乏
特色小镇创建是一项新型领域项目工作,在规划方案的编制审查、招商项目的包装谈判、旅投公司的运作以及项目后期的运营管理等方面都急需一批晓文化、懂旅游、会策划、善管理的企业经营人才、行业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该乡现有的人员多兼任其他岗位,无法满足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职位要求。
(五)各种文化元素融合难度大
广德县四合乡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各个旅游景点分布较为分散,全乡109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散落着众多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尚未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区域内各景点之间文化元素通达性不强,各种文化元素融合难度大。比如,如何将丝绸文化元素和民间民俗文化元素相融合,如何将古村落中的古建筑文化元素同书法艺术相融合等等,都是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课题。还需对该乡境内的各种文化资源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对现存的各种文化元素进一步整合。
三、促进广德县四合乡“原味小镇”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做好顶层设计,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特色小镇的创建运作机制。广德县委、县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简化特色小镇项目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同时,广德县发改委、规划局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四合乡特色小镇项目申报、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进行指导。要组建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县领导联系机制、县乡联动和月调度工作机制,统筹资金、统一管理、统一行动,协同各部门工作。在产业培育方面,县委、县政府要针对四合丝绸、竹制品和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出台相关带动性政策,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在人才引进方面。县委要及时向社会招聘专业人员,同时从各相关县直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到该乡挂职,以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和培育。
(二)明确创建思路,凸显主导产业优势
这是建设特色小镇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倡导的特色小镇和浙江现行的特色小镇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三部委所开展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中明确要求: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特色小镇具有的行政区划属性,而浙江绝大多数特色小镇的地域范围“非镇非区”,既不是建制镇,也不是产业园区。浙江省在《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特色小镇“非镇非区”,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特色小镇的培育模式主要分为五种类型:一是具有区位特征的城郊镇;二是工业强镇,具有良好的传统工业发展基础,重点在传统产业转型上谋求突破的小城镇;三是创新产业业态培育突出的新兴产业特色镇;四是历史文化名镇,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协调保护和利用的关系,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养老度假产业等,着力建设第三产业特色镇;五是传统农业特色镇。
广德县四合乡特色小镇的培育模式当属第四种类型的浙江模式。要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以丝绸产业为牵引,用整个宣城市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来谋篇布局,解决好在经济新常态下地域资源、特色资源与产业嫁接相融合等等相关问题。通过“旅游+”的理念,激活四合“原生态”的特色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和田园养生旅游,挖掘优质富养山水资源,创建一批“原生态”的生态旅游景点;结合当地传统的优势丝竹产业和健康农业,致力做强一个“原乡土”的工艺产业群;凸显富硒土壤资源优势,点亮一众“原风味”的富硒农产品;融合四合古村落文化和移民文化等多元文化特质,彰显一系列“原淳朴”的传统民俗文化,打响“原味四合”特色品牌,把四合乡建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特色小镇。到2020年发展为皖南山乡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工艺品(丝绸+竹艺)产业示范基地、健康农业产业基地。远期发展目标为长三角山乡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工艺品产业示范基地、健康农业产业示范区。
(三)注重有效投资,形成“原味小镇”融合发展市场化运作机制
运营模式上采用旅投“公司+企业+基金”的模式,签订PPP项目合同,共同组建特色小镇运营公司,采用政府专项资金补贴,咨询服务机构、实力企业单位、运营服务机构等直接投资、组建联合体或签订购买合同,推动项目运营。在建设模式上编制特色小镇PPP项目资源库,通过明确入库项目范围,重点为产业发展、旅游提升、文化彰显、服务完善四类项目。以广德县旅投公司作为投资运营平台,在创建特色小镇过程中实行市场化、规范化运作。一方面,在投资方向上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同招商引资工作相结合,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创建特色小镇。二是同创新品牌相结合,发挥名牌文化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快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步伐。三是同发展旅游业相结合,用文化充实旅游的内涵,用旅游延伸文化的外延,把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四是同加快开发新型创意文化产业相结合,对四合乡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并重新创意,制作微电影、电视剧短片,借以加大宣传力度。
另一方面,在融资建设上要坚持“三个突出”。一是围绕“旅游+”突出招商引资。根据宣城市全域旅游的规划和特色小镇的建设重点,明确引进项目的方向,在县级平台组建特色小镇招商团队,对特色小镇招商项目进行策划指导,以求找准着力点,做到精准发力,吸引各方资本的力量投资建设特色小镇。二是突出社会闲散资金的筹集,加快建设多元化旅游文化发展资金筹集机制,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鼓励公司或者个人资金投入,完善乡镇、公司、个人等出资配套政策,做好联合开发,共同受益,让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创建真正惠及到人民群众。三是突出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的扶持,加大争取力度。
(四)注重特色打造,加快文化要素向特色小镇集聚
一是加大对移民文化的开发力度。广德是个移民大县,许多居民都是清朝太平天国战乱后河南湖北等省份移民的后裔,这段沉重的历史只能在县文化馆里找到星星点点的历史遗留,广德所有旅游景点中这一文化元素的注入性都较差,历史文化断代现象十分严重。可以在该乡选取突破口,依托该乡文化站,建造“下江南”文化村,成立“下江南”移民文化研究会,联合湖北、河南等祖籍地与苏浙皖移民地之间开展“寻根问祖”活动,并借助有关高校及社科院,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将“下江南”打造成“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之后又一股移民文化研究热潮,以增进人民对广德地域历史文化的体认,提升四合文化软实力。二是尽快建成曹寿槐艺术馆。着力建设文化集中区,激发文化集聚效应,打造集乡贤文化建设、群众娱乐休闲等多种文化元素于一体的优势文化板块。三是加强对谱牒文化的研究。四合乡境内“耿、焦、刘、裘”四大古村落均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这四个古村落至今仍分别生活着许多耿氏、焦氏、刘氏及裘氏族人。例如,四合乡刘村在元明清时代一直富庶繁盛,村庄内巷陌交错,极有条理,屋宇建造也极尽豪华。据《刘氏古谱》记载:此处刘氏祖籍为河南开封,南宋末年金兵攻陷开封城时,随乱民流落此地。其先祖原为西汉刘氏皇帝的一支,而且记载极为详尽。考察其谱牒文化,对了解当地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对扩大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力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四是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发掘和培养。充分发挥该乡各村组老年协会的作用,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特色小镇创建之中。
(五)注重创新驱动,加快促进“原味小镇”融合发展
在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和创建中,要始终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传承皖南花鼓戏、地花鼓和火狮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以加快发展丝绸产业和竹产业为纽带,做好“加减乘除”法,不断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即,“加”就是要加大各类资金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减”就是减轻文化企业的负担,“乘”就是要让投入到文化上的建设资金发挥“乘数效应”,“除”就是整合资源,就是把那些“小散乱”的文化产业进行整合。借以推进该乡文化旅游产业不断走上新的台阶。二是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切实做好“耿、焦、刘、裘”四大古村落以及灵山大峡谷文章,结合宏霞村和水塘村这一扬州大学学生写生基地和安徽摄影家拍摄基地等处景点,构筑旅游精品线路,加快推进文化生态旅游。三是推动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在前期灵山大峡谷和天堂山度假山庄追加投资,增加“教授村”专家入住率,有序进行民房改造工程等工作的基础上,加速农家乐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鼓励周边农民有序进行民房改造,积极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有效发挥乡村旅游集聚区的生态居住功能、旅游度假功能以及旅游产业培育功能,尝试构建出具有徽风皖韵省级特色小镇在空间上的产业布局、文化、旅游、服务等诸功能要素的联动机制。
特色小镇是城乡链接的新节点,产业升级的新载体,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块状经济转型的新业态。期待着广德县四合乡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下,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开发与管理并重,尽快培育和打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百姓受益的省级特色小镇。(中共广德县委党校 秦首武)
参考资料:
1、广德县四合乡党委乡政府《四合乡特色小镇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2、广德县四合乡党委乡政府《四合乡特色小镇建设情况汇报》
3、秦首武《关于推动广德县四合乡“文化+特色小镇”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安徽党校报》2016年9月10日)
上一篇:我县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