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运游结合 加快全域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15 来源: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学、城乡居民共同参与,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吃住行、游购娱”作为旅游六大要素,“行”为要素之一,作为交通运输部门如何在发展全域旅游中发挥职能作用,真正让游客来得方便、行的舒服、走的安全,就是要在发展全域旅游中注重运游结合。旅游业和道路客运业是关联产业,从一定程度上讲,旅游业也是客运业的上游产业。那么,道路客运业怎样主动融入旅游业呢?真正实现融合发展、共同促进,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着力完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编制,要做到多规融合,力求多规合一,真正做到县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建设规划以及旅游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相衔接。统筹考虑交通、游憩、娱乐、购物等旅游要素和旅游资源开发,构建“快进”“慢游“的综合旅游交通网络,积极将观景台、旅游标志标牌等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设计,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实现旅游交通标志规范、清晰明确、快速识别。
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快进“交通网络。充分依托高铁,高速等构建”快进“交通网络,提高交通到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实现游客远距离快速进出目的地。加快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以及相邻区域景区之间公路建设,根据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构建全域旅游精品线路,打通”肠梗阻“,形成旅游环线,并根据各景区旅游规模科学确定公路建设标准。
着力建设满足旅游体验的“慢游“交通网络。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游“交通网络。因地制宜建设旅游风景道,打造美丽乡村公路,结合沿线景观风貌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线路,并根据需求增设自行车道、步道等慢行系统。并完善沿途观景台、停车场等静态交通设施建设。
二、 致力健全交通服务设施旅游服务功能
强化客运枢纽的旅游服务功能。拓展县域内火车站、客运站等客运枢纽旅游服务功能,建立游客服务集散中心,建设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标识引导系统等设施,增强全域自驾游服务等功能,在我县高铁站可建设旅游车站,实现旅游巴士、公交、出租与高铁无缝换乘。
提升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的旅游功能。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在高速服务区增设休憩、娱乐、物流、票务、旅游信息和特色产品售卖等服务功能,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功能型服务区转型,临近高速公路具有观景价值的地方,可与景区联合设置服务区或停车场,如我县的和合生态园可借鉴这一模式发展。
完善普通公路旅游服务设施。根据需要在农村公路沿线增设简易驿站、港湾式行车带和观景台,加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场建设,积极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三级网络,完善镇村公交站建设,使之与旅游客运共建共享。
三、 努力推进旅游产品创新,提升旅游运输服务质量
旅游客运企业要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创新经营模式,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前提。把游客的需求视为市场的机会。除了前面所讲的增设车站旅游服务设施功能外,要主动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设立游客集散中心。发展旅游专线、实行定制服务。另外,要建立有效的嫁接运营机制。使旅游和客运有效结合,相互融入、共同发展。
在运游模式的选择上,应以客运带旅游、以旅游促进客运。一是采用客运、景点一条龙的模式,客运企业和景区合作,代理景区门票,可发售旅游交通套票,既包括车票,也包括门票,并施行价格优惠机制。二是客运企业与酒店联合经营,“客运+酒店”以订房的形式把车票跟各酒店、旅行、机票等服务搭配起来包装销售;三是车票价格多样化,可以分时段预告不同折扣的票价,并采用网络售票,既方便旅客,又能让旅客尝到运游结合的甜头;四是旅游的班车的多样化,按假日和淡旺季,可以适时调整班次,适应各种游客的需求,并注重与旅行社联网经营,互惠互利资源互补。同时,建立交通、旅游等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促进交通旅游的服务大数据应用,采用信息化手段引导节假日旅游高峰客流,提升旅游交通安全保障水平,促进运游合作共赢,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大发展。(广德县交通运输局 杨远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