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7-06-15 来源: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近年来,广德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各方支持”和“先规划、后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以科学规划为指导,明确建设内容,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全力打造“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美丽乡村。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创建美丽乡村67个,省级示范村18个、创星提升村56个、整治重点村87个,初步建成以东亭—卢村—四合—杨滩—柏垫生态休闲旅游型和桃州—新杭—邱村—誓节产业带动型为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建成一批生态宜居、聚商宜业、魅力宜游,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美丽乡村,全县农村卫生保洁实现市场化运作全覆盖,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一、存在问题
广德县近年来在美好乡村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趋明显。
(一)总体投入不足导致资金利用率不高。广德县地处皖南地区,属丘陵地带,尤其南部乡村村庄分布较为分散,同一行政村内各自然村相距较远。由于各级财政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本就不足,一村分一点,各村都不多,所以各级行政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只能着眼于中心村建设,而特殊的地理现状又制约了中心村的辐射范围,导致了资金带动利用率不高。
(二)干部群众认识不能到位,工作停留在表面。农民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理所当然的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部分农民还存在开口要钱的情况,少数镇、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干部群众思想意识的缺位,致使部分村庄在建设过程中只能做表面文章:对道路两侧环境进行整治,对后街背巷整治不够彻底,对一些排水工程及卫生厕所等地下隐蔽工程宣而不做。
(三)未能有效地培育壮大产业,后续建设缺乏保障。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仅财政投入不可能建成美丽乡村。目前,除个别村子有一点点特色产业外,大多数村庄没有突出产业,更别说村庄特色的规模产业。
三、几点建议
(一)整合各方资金,加强重点整治,突出带动效应。
用于农村环境建设的资金,除各级财政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外,还有各部门如水务、环保、财政等各种涉及涉农专项资金。目前,各部门涉农专项资金均各自分配,缺乏统一调度,不能形成资金整合优势。建议在美丽乡村建设年度计划及规划中,统一各部门意见,将各项资金最大限度地整合,以促进各村在中心城村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周边村庄(自然村)中重点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为中心村的辐射作用提供条件。
(二)加强宣传教育,推广竞争机制,提高建设效率。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生活环境整治也是对村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建设,不断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素质,提高群众主体意识,消除干部畏难情绪;通过引入并推广竞争机制,将更加符合条件的村庄建设纳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以中心村辐射全村,以美丽乡村带动其他村庄建设,全面提高建设效率。
(三)结合村庄实际探索发展方向,建设长效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要集思广益,可点线面相结合,但不可千篇一律,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科学定位村庄建设方向;特色定位根据村庄实际;产业发展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饮用水源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环境保护;注重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探索基础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广德县环保局 胡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