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宜居广德
发布时间:2017-09-08 来源: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非常重视生态建设,确立了“工业强县、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统筹工业发展和生态建设,重点打造“两区两园”工业集聚平台;将南部乡镇划为生态功能区,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致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一是严格招商项目准入。改变过去“捡到篮子都是菜”的理念,提高准入门槛,建立预审机制,严格执行“五个不招”,将一批高污染、高消耗的项目拒之门外。二是开展“五小”企业集中整治。先后开展蓄电池企业集中清退、煤矿企业集中关闭、化工行业关停并转,为优化环境奠定了基础。三是大力推进城镇化。按照“四区同城、产城一体”建设思路,强化城区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等环境整治,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先后创成省级绿化模范县、园林县城、文明县城。四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三线四边”环境整治、村村通、人安饮、农网改造等工程为依托,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清洁家园行动,推行农村保洁市场化,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一、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
(一)生态环境保护氛围不浓。没有将建设宜居城市作为工作目标,个别地方和单位没有真正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少数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营不正常,违法排污行为时有发生;社会公众缺乏人居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爱护生态的主动性、自觉性还不够强,随意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水、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县内主要河流污染问题较突出,严重损害水系生态环境;采砂洗矿造成的物理污染,“三废”处理不彻底、偷排造成的化学污染,时常变色、发臭,水源变质,影响周边群众用水安全。矿山开采和水泥企业集中片区,道路扬尘、粉尘污染十分严重, PM10严重超标,空气质量较差,周边群众苦不堪言;受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带来的汽车尾气、建筑施工粉尘、少数燃煤锅炉烟尘造成的三重污染,空气质量不佳。
(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交通网络不够健全(正在完善)。城市规划对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预留空间不足,建设水平不高,配套程度不够,城区道路、公共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较为薄弱,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没有得到较好体现。
(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上,一定程度存在统筹协调不够、政出多门、职能交叉、相互扯皮等现象,城市管理合力没有真正形成,对城市管理中的综合性问题缺乏职责分明、疏堵结合、管理有序的管理机制。如规划设计理念落后,小区管理薄弱,城市管理盲区、盲点较多,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的城市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脏乱差现象颇为突出。
(五)市民文明素养整体水平不高。宜居理念不足,重享受、轻责任,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人为破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现象在城市中依然存在。
二、对策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从规划层面为宜居城市建设预留充分空间,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宜居城市建设。当前,我县正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等,与宜居城市建设息息相关。要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城市管理,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
(二)推进“四区同城”战略。坚持“两区两园”集聚发展,大力开展环境治理、综合执法;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推广立体式绿化模式;按照“减少容积率、控制建筑总量”的总体要求建设老旧城区,优化整体环境;完善新建小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加大卢湖景区、横山景区开发建设,使其成为人民群众休闲度假理想去处。
(三)提升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等重点地段改造。治理城市黑臭河道,清理河道与河岸垃圾杂物。推进河道清淤疏浚,加快水系沟通和调水引流,优化水环境。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长效运行、监督管理体系。
(四)优化城市品质。把广德山水风光融入城市建设,充分体现山城相拥的城市个性。通过城市布局的科学设计和逐步调整,使城市内部的水系、湿地与城市外围的河流、森林、耕地湿地等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充分保护文物古迹,更好地延续人文历史。
(五)深化创建活动。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建设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将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广泛开展志愿者活动,持续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共同建设幸福宜居美好家园。(县政协办公室 尹宏斌)
上一篇:创建生态文明 打造宜居环境
下一篇:关注“人”的建设 打造宜居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