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8 来源:中共广德市委党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特别是2013年8月19日,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认真贯彻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如何在面对千万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也是基层党组织必须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课题。
下面以广德县誓节镇为例,浅谈一下做好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感悟。
一、誓节镇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状况
(一)意识形态工作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誓节镇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思想阵地,实现了“四个强化、四个到位”。
一是强化学习,确保领导干部理论武装到位。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创新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培育良好意识形态氛围。誓节镇坚持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成员注重自身政治素质,提升业务能力,通过领导自学,邀请专家授学、专题讨论等方式,努力在学习中达到党性修养有提升、领导能力有提高、业务水平有精进的效果。坚持开展机关党员干部“双十讲堂”活动,每月10日、20日定期开展机关干部学习会,让部门业务骨干上讲台,介绍业务、传授经验、讲述现进事迹,以先进带动后进,以精神引领创业干事激情。
二是强化宣传,确保镇域形象塑造到位。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努力提高宣传工作水平,提升宣传报道质量,以宣传工作促进意识形态工作。誓节镇坚持加强宣传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政治更加坚定、眼界更加宽广、业务更加精湛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镇所有部门及村(社区)都配备一名信息员,确保宣传工作触角深入每个角落,进一步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三是强化载体,确保社会正能量传播到位。坚持以舆论阵地占领为重要手段,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工作的不同实现形式。誓节镇坚持投入,先后投资百余万元在20个村(社区)醒目位置建设宣传栏,宣传党的政策、基层党建、法治文化等内容,强化宣传载体建设。不断通过各项活动来引领意识形态文明,举办了“誓节好人”、“广场舞比舞”、“举乡贤、颂乡贤”、“花鼓稻草文化节”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意识形态工作形象化、艺术化、魅力化,让广大群众在谈笑风生、欣赏表演的过程中接受意识形态工作的洗礼。
四是强化落实,确保核心价值观弘扬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干群,让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誓节镇充分运用了24字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广泛宣传、努力落实,在镇域范围内形成宣传氛围,配合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全镇党员干部做到了“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享受创建成果”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当前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意识形态工作统筹不够。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部分乡镇对意识形态工作不重视,在宣传文化工作的统筹协调、人员安排、资源配置上未有效落实,没法形成有力抓手。乡镇宣传(委)员往往身兼数职,导致工作疲于应付。针对乡镇的考核以经济指标为主,思想工作形式流于形式。
二是农村主流思潮力量薄弱。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群众拜金主义思潮泛滥,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衣食住行互相攀比,对党的政策说三道四,缺乏社会公德意识;部分党员干部作风并未有效改变,工作言行不注意影响,政府公信力面临巨大挑战。
三是工作开展创新不够。基层党委组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载体陈旧,创新力度不够,对群众缺乏吸引力,没有有效办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感人故事、鲜活人物、难忘场景,意识形态工作艺术化力度不够。比如:誓节镇一无报纸媒体,二无广播电台,宣传文化工作仅靠张贴标语,一些文艺活动的受众面也有限,导致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
二、开展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几点建议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基层兴,则国家兴;基层败,则国家衰。守住基层,就要多错并举,有效应对各种挑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完成意识形态工作的各项任务,归根结底要靠人、靠队伍。必须要按照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选优配齐一支政治思想坚定、理论水平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牢固树立大宣传工作的理念,实行宣传文化工作网络化管理,保障工作经费。
二是强化阵地建设,完善堡垒功能。要不断地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阵地”思维,抢占旧阵地、构造新阵地。基层党委要开辟新的载体,以活动为依托,以宣讲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文化场馆为重要场所,坚持长期有党的声音、图像,与一切非主流的反马克思潮、反对党的领导思潮斗争。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弘扬担当精神。基层党组织对意识形态工作应守土有则、受土尽责,担当起应有的政治责任,坚持原则,敢讲真话,敢于同一切反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作斗争。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目标管理考核,将其作为党委的一项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协同推进。(誓节镇人民政府 曹舜禹)